大棚芹菜、大棚草莓、大棚辣椒……近年来,七星关区依托资源优势,坚持党建引领,不断在“大棚种植”上做文章,从产业扶持、技术服务等方面入手,根据市场需求,因地制宜发展大棚蔬菜、瓜果、中药材等产业,借助“大棚经济”,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。
开沟、播种、施肥、填土……在小吉场镇德胜村蔬菜大棚种植基地里,工人们分工有序,正忙碌着栽种早熟马铃薯。
“之前种的辣椒已经采收完了,闲置下来的大棚我们就种上了马铃薯和莴笋。”基地负责人周占亚介绍说,通过轮作的方式种植作物,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,更好实现增产增收。
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小吉场大球盖菇大棚种植基地。
2020年,外出务工回乡的周占亚和友人合作,在村里租了400余个大棚,发展蔬菜产业,种植了豌豆尖、油菜、辣椒、小葱等作物,销往毕节、重庆、成都、绵阳等地。“这一季我们种植的各类蔬菜产量预计达400余吨,收入较为可观。”
毕节市七星关区青场镇新沟村的大棚蔬菜基地内,村民们正在为莴笋摘除黄叶。陈曦摄
走进芹菜种植大棚,绿油油的芹菜长势喜人,阵阵芹菜香扑鼻而来,工人们正忙着采收、分拣、打捆,一派繁忙景象。自村里发展了大棚蔬菜种植产业,家住附近的季梅、季梅琴两姐妹就来到了基地务工。“栽种、采收,这里一年四季都有活干。”正在采收芹菜的季梅笑着说,自己每个月能有3000多元的工资,比在家种庄稼划算多了。
据悉,德胜村大棚蔬菜种植产业的发展,已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就业80余人。
七星关区朱昌镇双堰社区致公果园草莓种植大棚 已采摘好的草莓。刘伟海摄
据小吉场镇党委委员、副镇长吴传剑介绍,目前,小吉场镇共有大棚1525个,覆盖了梨子、德胜、吉兴等村。“下一步,我们将持续发展好大棚、蚕桑、水产养殖等现有产业,推进高粱种植等特色产业发展,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,更好促进群众增收。”吴传剑如是说。
同样忙碌的劳作场景,也在朱昌镇双堰社区致公果园草莓种植大棚内上演。
大棚内,一颗颗红彤彤的草莓掩映在绿叶白花之间,长势喜人。工人们正忙着牵网、疏果。“今年我们共种植了70多亩草莓,预计亩产3000斤左右。”致公果园负责人刘强国介绍说,忙碌的时节,基地内每天有15名工人同时做工,他们都是附近的村民。
“年纪大了也做不了其他的,这里离家近,既能照顾家里,又能赚点零用钱补贴家用。”家住鸭池镇的葛永先,忙完家里的事情后都会来到果园里做工,每天最少能挣80块钱,日子过得充实又幸福。
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对坡镇茶叶育苗基地。
产业兴旺,富民有望。七星关区将继续写好“大棚经济”这篇产业发展文章,通过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、加强技术指导等系列举措,提高土地产出和经济效益,推动“大棚经济”效益最大化,实现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,不断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。(图/文 张雪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