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25日,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塔尔镇,菜农在一座草莓大棚内展示刚采摘的草莓。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
新华社西宁12月9日电(记者李宁 张龙)仲冬季节,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塔尔镇上旧庄村最低气温有零下10摄氏度,韩小萍工作的大棚里却温暖湿润,农户们正在采摘、分拣各类蔬果。
鲜艳的草莓挂满枝头,辣椒、西红柿、黄瓜等蔬菜静待采摘,棚内弥漫着泥土和蔬果的清香。
韩小萍蹲伏着身子,将草莓从枝头摘下,放到一旁的篮子中,待篮子装得满满当当时,再覆上一层保鲜膜,贴上装饰用的标签,一份约5斤重的果篮便打包完成,将被运往西宁城区的商超市场销售。
因要照顾母亲,曾长期在外打工谋生的韩小萍,十年来第一次在上旧庄村过冬。在她的记忆中,冬天往往与“农闲”画了等号。
11月25日,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城关镇,菜农在一座草莓大棚内除草。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
“现在有了大棚,冬天也丰收,农闲变农忙,收入有保证,能在家门口赚钱。”韩小萍介绍,算上她共有28位村民在大棚工作,负责除草浇水、采摘蔬果、打包装运等工作。“每天早八晚六,中午还能回家给母亲做顿热乎饭,老板按天结算工资,每个月到手近3000块。”
临近中午,新庄镇尕庄村村民马思世走进大棚,熟练地操作机器打开顶棚,“日头高了,棚子里升温快,得开窗通风降降温。”
马思世曾在广东东莞汽修厂打螺丝、做装卸,如今熟练掌握了大棚蔬果种植、设施检修等技能要领。“冬天在家窝着就是浪费时间,现在在大棚工作,不仅食宿都管,每月还有4000多元的收入。”马思世抹了一把汗说。
大通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宋生龙介绍,近年来,大通县共建成28家设施农业园区,现有温棚4086栋,年产量达5.71万吨。